- 周肖肖;周帅帅;付海;
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是构建生产者与消费者信任桥梁的根本。信息透明度涉及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提高食品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质量检验、储存条件等有关安全信息的披露水平和可追溯性,能够减少消费者的不确定感,重构以诚信为基础的消费关系,推动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度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机制,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与建议,为行业实践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2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孔赛男;
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及营养均衡饮食的高度重视,为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的内涵进行梳理,深入探讨其创新发展模式,旨在为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2025年10期 No.42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骆海平;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话题,借助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来优化监督策略,可为食品安全管理创新以及探索精准执法路径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工具。文章就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机制、大数据驱动下食品安全政府监督策略优化、大数据驱动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构建进行分析,旨为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2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农增东;
初中校园食堂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关乎学生健康与校园稳定。本文先是阐述了排查初中校园食堂食品安全隐患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保障学生身体、维护校园秩序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意义重大;接着详细剖析了常见隐患,涵盖食品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储存、餐具消毒及从业人员素质等多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从严格采购管理、完善加工制作、优化储存、健全餐具消毒、提升人员素质以及建立监督反馈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通过多维度保障,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为初中学生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促进其茁壮成长。
2025年10期 No.42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魏兆汉;
本文聚焦冷库电气自动化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先阐述其工作原理与架构,详细说明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过程,再重点分析系统优化策略:硬件上,选用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与高性能控制器,提升测量准确性与控制响应速度;软件层面,引入先进控制算法,如自适应PID算法,增强系统稳定性与调节精度。通过优化,系统能实现±0.5℃温度控制精度、±3%RH湿度控制精度。以某食品冷库为例,系统优化后损耗率从8%降至3%,节能约15%。实际应用表明,该优化系统有效降低货物及能源损耗,提升冷库运营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25年10期 No.42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杜禹璇;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关系到消费者权益和社会稳定性,理应得到充分重视。然而从实际工作现状来看,监管部门、食品企业、消费者的权责不明,执法力度不足,追溯体系不健全,检测技术应用不当,导致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些不良问题亟待加以解决。本文探讨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几点完善策略,旨在切实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效能,维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
2025年10期 No.420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磊;
在企业文化建设面临传播渠道单一、员工参与度不足等困境的背景下,如何借助高频接触场景实现文化理念与行为实践的深度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文化载体理论与企业文化落地机制,提出以食堂为核心场域的文化渗透策略,通过空间环境重构、主题餐饮活动开发、文化培训交流等系统化设计,构建场景化文化传播体系。食堂的人员聚集性与日常接触特性可有效提升文化认知与行为转化效率,结合组织保障、制度优化与持续创新机制,可显著增强员工文化认同感,以期为企业突破传统文化建设模式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2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俞进开;潘东升;郭燕华;谭祖顺;曾乔;
包装作为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更需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测。本文从我国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的规范和发展现状谈起,探讨食用油包装的质量问题及改进策略,旨在为食用油包装质量把关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
2025年10期 No.42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甘泉;
高效气相色谱技术是一项现代分析技术,主要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分离效率以及快速分析等优点,在食品中有害物质和添加剂残留的检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高效气相色谱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并分析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有害物质等检测,并结合实际深入探讨优化策略,以期为食品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2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黄文杰;林志清;林崇武;廖美婷;廖和菁;
本研究建立了以微波消解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榴莲中重金属污染元素Pb、Cd、As、Hg、Cr含量的方法。用内标校正干扰和漂移。Hg的线性范围0.0~3.0ng/mL,其余元素线性范围0.0~30.0 ng/mL,相关系数R均在0.9999以上。Pb、Cd、As、Hg、Cr的检出限分别为0.0053、0.0013、0.0018、0.00085和0.027mg/kg,各元素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7%~10.0%之间,加标及质控回收率在80.3%~110.5%之间。用该法测定3种果蔬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标示值范围内。
2025年10期 No.420 66-6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贾絮;朱丽;
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在灵敏度、选择性及检测精度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复杂食品基质中的多种农药残留物快速、准确检测的需求。高灵敏色谱技术凭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优异的分离性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重点介绍了高灵敏色谱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原理与优势,阐述了其在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2025年10期 No.42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大勇;张同一;
目的:采用开袋即用的湿式餐具大肠菌群检验纸片对餐(饮)具(以下简称餐具)采样检测,并与干式纸片的湿润量、粘贴时间、采样后的纸片送往实验室的保存方式及间隔时间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方法:按照GB14934-2016附录A.2.2大肠菌群(纸片法)要求对餐具进行采样检验。结果:干式纸片每次采样都需要用无菌生理盐水2 mL湿润两张纸片(各l mL),且每张纸片吸收的无菌生理盐水少于1 mL时易出现假阳性结果;纸片与餐具的粘贴时间30s适当延长至60s不影响检测结果;干式纸片的湿润程度应严格定量;采样完毕后将两张纸片放到两连无菌塑料袋后于2~8℃的冷藏箱存放,从采样到带回实验室培养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4h。结论:采用湿式纸片检测比较方便,免采样前加水润湿纸片的操作更加省时省力,平常只需要存放在2~8℃的冰箱里。
2025年10期 No.420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汤曜名;范伟煊;
本文以2种果蔬汁为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蔬汁中安赛蜜的应用进行试验研究。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优化流动相配比和梯度洗脱程序,实现了安赛蜜与其他9种添加剂的同时分离检测,方法检出限低至0.50mg/kg,回收率达96.7%~101%,为果蔬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撑。
2025年10期 No.42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婷婷;徐庆厂;桑元杰;
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通过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可以精确地识别和量化食品样品中的非法化学物质。优化色谱条件和质谱检测参数和样品前处理技术等均有助于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非法防腐剂和色素检测为例,LC-MS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对食品安全法规的执行和公共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5年10期 No.420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徐子健;马振;蔡健鑫;董振华;宣利军;
为保障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文章首先概述了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其次,深入研究与探讨了快速检测技术在化学污染物识别与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实现快速筛查、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利用光谱分析,以及在其他化学污染物检测中展现出的广泛适用性。
2025年10期 No.42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树蓉;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亟须有效的处理技术和管理措施。文章首先分析了食品加工污水的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当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随后,提出了多种污水处理策略的协同效应,如资源回收、能量利用和污水再利用等,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10期 No.420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振东;吴珍珍;李静;程玲云;于艳艳;
目的:优化改进酱猪蹄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方法:对酱猪蹄样品处理的沉淀剂和前处理优化,选择加入10 mL亚铁氰化钾(沉淀剂1)和10 mL乙酸锌(沉淀剂2)沉淀样品中的蛋白质,过滤,不透明滤液二次沉淀过滤,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酱猪蹄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改进方法的回收率为92.0%~96.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9%~2.44%之间。结论:本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酱猪蹄中亚硝酸盐含量,有效地解决了酱猪蹄样品黏度高、过滤难等问题,对高蛋白、高黏稠类样品前处理有借鉴作用。
2025年10期 No.42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袁荷芳;朱亚鑫;高蕙文;倪嘉倩;朱寅;
本文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快速检测凉茶中的甲硝唑。通过金纳米颗粒作为SERS衬底,优化了其制备工艺,并对其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甲硝唑标准溶液的SERS光谱特征经详细分析,发现其在特定波数下具有显著的拉曼活性峰。结果表明,SERS技术可作为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工具,为凉茶中的甲硝唑残留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2025年10期 No.420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新红;
伴随着食品工业的迅猛增长,新兴的挑战与风险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快速检测技术显著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能与准确性。本文对当前广泛使用的多项快速检测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与建议,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水平。
2025年10期 No.420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金莹;洪霞;王媛;武建强;
本研究综述预制菜食品的传统及快速微生物检验技术,对原料受污染的具体情况、加工过程面临的风险、储存与运输环节产生的污染等关键要点进行剖析,进而筹划了针对性的防控预案。同时,通过对国内外微生物控制环节里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本文还提出一套预制菜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预制菜行业开展质量管控工作与实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5年10期 No.420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燕婷;李亚男;孔秀;
食品中充斥着种类各异、数量未知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或有益于人体,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深入应用,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发挥着独特价值。基于此,对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研究、整理和分析,阐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微生物检测的主要内容,围绕常见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一些应用场景,以加快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推广和普及。
2025年10期 No.42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倩;
合理利用食品检测技术能够对种类繁多的食品进行全方位检测,及时发现有害物质,评估不同类型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含量,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判断。基于此,本文详细阐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以及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监管中的重要价值,并明确分析食品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提出食品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进程,旨在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10期 No.42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铁勇;
微量元素直接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其检测工作在食品安全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食品安全检测中微量元素计量检定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探讨了精确度和重复性验证、检测限与定量限的确定、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的比对与互认,以及样本处理与前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与实施方式,以期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整体效率和准确性。
2025年10期 No.42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乔隽;鹿茸;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改善食品味道和质感等,然而超量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本文旨在探讨食品中添加剂检测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完善。首先介绍食品添加剂的限定标准以及常用检测方法,并重点探讨了食品中添加剂检测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检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期提高食品中添加剂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2025年10期 No.42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邵兰兴;常茜;
本文首先简述了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现有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及研究现状,为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10期 No.420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雪琪;
食用盐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特别是在缺碘地区,碘盐的合理添加更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本文旨在分析食用盐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优化检测标准、强化监管体系、提升检测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质量优化策略,以期提高食用盐安全检测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食盐产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
2025年10期 No.420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魏英;刘生寿;马维雄;钟思源;
植物油加工过程涵盖油料作物储存、准备、提取等多个环节。在储存方面,科学合理的储存条件与技术,能够有效规避种子霉变、虫害侵蚀,确保油料种子维持良好品质,为后续加工夯实基础;必要的脱壳等准备措施更是直接关乎出油率与油品特性;提取环节作为决定植物油产量与质量的核心步骤,各种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如新型的双螺杆挤压技术与气体辅助机械压榨技术(GAME)等创新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油产量与提取效率,还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2025年10期 No.420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强吉;
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生物催化剂,酶制剂在食品加工工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酶制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机制及多元化应用场景,深入探讨了该催化剂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优势及局限,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与优化提供新的思路,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10期 No.42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顾晓颖;郭其华;宋伟;张梅;魏琼;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鸡蛋中DHA营养成分是居民补充DHA的良好渠道。通过在饲料中添加5%亚麻籽、FADS2基因表达调控、益生菌发酵工艺均能增加鸡蛋中DHA的含量,三种技术联合应用效果最佳,DHA含量可达245mg/100g。试验证实DHA鸡蛋改善了血浆DHA水平、认知功能、心血管功能,规模化生产工艺参数优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品质稳定性。产业化推广应用能创造经济效益,可推动鸡蛋产业升级发展。
2025年10期 No.42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靖广龙;
本文对药食同源理念的内涵进行探讨,对灵芝深加工的意义及目前灵芝深加工的主要工艺、产品形态、食用工艺的优缺点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灵芝活性成分萃取效率,开发灵芝食品多样性,提高灵芝孢子粉破壁工艺,创新灵芝保健品剂型,提高灵芝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等建议,以促进灵芝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健康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2025年10期 No.42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罗贯洲;梁宁;温全君;汪军霞;周瑢;
本文针对梅州金柚中柚皮精油、柚肉提取物主要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鉴定出多种有效成分。针对不同部分采取了不同的提取工艺方式:柚皮采取水上蒸馏的方式进行精油提取,柚肉则采取水提的方式进行多糖、氨基酸提取。结果表明,柚皮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D-柠檬烯、糠醛、橙皮油内酯、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柚肉提取物则富含多糖和氨基酸;将柚皮、柚肉提取物加入卷烟中,发现柚皮精油具有提升烟气质感、增加回甘、柔和烟气、降低刺激性的效果;而柚肉对卷烟质感的提升不显著。
2025年10期 No.420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楼佳芸;章磊;
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的严峻背景下,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水质提升策略已经成为保障居民饮用安全与食品工业良好生产的重要议题。本文系统分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混凝-沉淀工艺中新型絮凝剂的开发、超滤-反渗透双膜技术、紫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结合某区域饮用水处理工程实践与效果验证,分析水质提升策略应用的有效性,以多维度提升水质,为饮用水的水质改善提供更加安全、健康、高效的策略。
2025年10期 No.420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汝玥淳;
饮食营养与皮肤健康相关。文章介绍了目前关于饮食营养物质影响皮肤健康的机理,指出饮食营养不平衡所诱发的皮肤问题,总结了食物中的胶原蛋白、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多酚类和微量元素等食物对人体皮肤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饮食营养对皮肤疾病的治疗作用。因此,科学进食、注重饮食多样化、全面摄取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皮肤护理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2025年10期 No.420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首宇;
食品保鲜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延长食品贮藏期,防止食品腐变,保持食品新鲜有着巨大影响。本次研究从食品保鲜的理论基础出发,对现存食品保鲜技术如高压保鲜、冷冻冷藏、真空包装等的保鲜效果和卫生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各种保鲜技术面临的情况和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食品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2025年10期 No.420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佳蕊;张国威;安凤毛;
黄芩作为药食同源性物质,在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保健品与新药开发领域也展现了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药食同源的理念、黄芩的药理作用,以及在药食两用方面的应用,全面回顾了黄芩作为药食同源性物质的价值。
2025年10期 No.420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亚楠;梁晋鄂;顾长瑜;周丽洋;代佳慧;王柔;张晓军;柯润辉;
β-NMN作为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参与调控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是补充体内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最直接、有效、安全的外源性前体物质之一,能够预防和治疗常见疾病。本文阐述β-NMN的三种合成方法,深入剖析改善疾病原因,对四种常见检测方法进行阐释,为工业生产技术、疾病改善、检测方法等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目前,对β-NMN的应用研究已拓展至保健品、医疗药物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但临床研究方面颇为匮乏,本文分析其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以突破现有领域的瓶颈,为β-NMN在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的探索及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10期 No.420 144-14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大虎;张东立;于伟东;戚聿伟;李树瑞;
目的:构建新型壁材体系下牡丹籽多肽微囊化的制备技术,探究其精细表征与缓释特性,以推广应用。方法:制备工艺分三步:S1、将牡丹籽粕研磨并微波处理;S2、加入复合助剂,进行均质处理;S3、依次加入中性、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加保护剂后喷雾干燥,即得。在此基础上,探究牡丹籽多肽的精细表征(分子量分布占比、水解度及蛋白质含量、抗氧化性能)和缓释特性。结果:确定工艺参数,具体包括:牡丹籽粕粉碎过80目筛,微波功率600W、8min;均质压力25MPa,时间8min;复合助剂由大豆卵磷脂、聚乙烯醇1799和葡甘露聚糖按重量比2:10:3组成;中性和碱性蛋白酶两次酶解时间分别为3.5、2.5h,酶解温度分别为45、50℃。所得的牡丹籽多肽分子量多在1500Da内;水解度31.7%,蛋白质含量91.9%,抗氧化性能88.30%,在人工模拟肠液中可缓慢释放,3 h释放率为96.00%。结论:该制备工艺可有效优化牡丹籽多肽的精细表征与缓释特性水平,促进溶出,提高水解度,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
2025年10期 No.420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